用爱和责任转化潜能生

阅读:398  2016-05-23

益阳市桃江县小山湾学校  肖亮

潜能生是指尽管学习成绩不好或行为习惯不佳,但有着无数潜能和优点的学生。与“后进生”相比,这并不仅是称呼上的一种改变,而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,更是对教育评价的质的突破。每个孩子都是金子,只是“潜能生”因某些原因被尘土所遮蔽,需要教师用爱心、耐心和正确的方法去打磨出原本的光彩。在我所教的班级中也不乏潜能生,让他们脱困乐学,不仅是班主任的任务,也是我们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,下面就自己的多年教学体会谈点看法和感受。

一、调查摸底寻根源

一个学生之所以在学习上落后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情况,摸清制约学生发挥潜能的原因,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治措施。通过对班上潜能生的了解和观察,我将他们大致分为三类:第一类是基础薄弱型。此类学生多是因为没有掌握前期课程的知识点,基础知识不牢固,导致恶性循环,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下游。第二类是动力不足型。此类学生由于对学习目标不清晰,属于被动学习,学习上制定的计划也无法实现,浑浑噩噩地上课,对学习和考试缺乏热情和动力,对学习成绩好坏也不放在心上。第三类是学习慢热型。此类学生接受能力较弱,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时间比一般学生要长,学习节奏较慢,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计划。找出制约潜能生潜力发挥的症结所在后,接下来就是该如何“对症下药”了。 

二、对症下药促提高

1、给基础薄弱型“夯地基”

小芳是一个很开活泼的女孩,上学期转校到我班,平时上课听讲也很认真,布置的学习任务总是按时完成,但是错误率极高,学习成绩总在下游徘徊。通过跟她交谈,我了解到,小芳之前一直跟着打工的爸妈在深圳上小学,陌生的环境让她的学习很吃力,由于爸妈工作忙没时间管她,没有相应的帮助,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。后来妈妈离家出走了,她被送回来跟着姑姑一起生活,此后更加没人关心她的学习了,成绩自然更难提高。在交谈中我发现,她其实很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,因为“要是考试成绩好,也许妈妈就不会舍得离开我。”听到这话时,我很心酸,也下定决心帮她把落下的一步步捡回来。要一边拾漏,一边学习新知识并非易事,首先就要理清她“漏”了哪些。根据她的作业和考试情况,我逐个找出她的知识盲点,并列出计划表,然后利用放学后的半个小时或周末对她进行辅导。每学完一个知识点,就在计划表的相应位置画一个笑脸。每掌握一个知识点,我都对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,让她在学习中找会获得知识的快乐。为了不让她学了旧知识,落下新知识,在每次上新课以前,我都要提前给她讲解所学知识需要掌握的相关内容。尽管由于小芳的基础太过薄弱,要补的内容太多,成绩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很多,但已初显成效。她也从中找到了一点成就感,学习的劲头比较足。相信再过一段时间,小芳就不再需要我的“格外关照”了

2、给动力不足型“装马达”

小胜是个头脑非常聪明的孩子,对他感兴趣的东西他总是擅于动脑筋,肯钻研。例如,他喜欢的游戏总能玩得很好,还可以自己想办法将旧玩具拼装成新玩具。但对于学习他却总提不起兴趣,集中不了精神。针对他的表现,我认为首要任务是要培养他的学习兴趣。互动性的、竞争性的活动总是能吸引孩子的眼光,因此,我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各种小活动,以提高学习内容的趣味性、生动性,如游戏、比赛、抢答等,并经常点名要张胜参加,玩了几次后,他也乐在其中,不用我点名就主动抢着举手要参加,甚至在下课时也自己组织几个同学进行比赛。但是光有兴趣还不行,小学生自制力差,玩总比学习更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,而且他们容易喜新厌旧,要使他们对学习持之以恒,保持注意力,还得让他们学会自我监督。为此,我引导张胜制订一张表格,命名为“我的一周”,内容很简单,只有两列五行,一列为时间:周一至周五;另一列为“你今天怎么样?”每天睡觉前要求他对当天的表现进行自我总结:认真听讲,按时完成了作业,就在当天的格子里画一个笑脸,如果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考试成绩有进步就画一个“兔子头”,即胜利的标志,反之则画一个哭脸。每到周一我都对他上一周的情况进行汇总,笑脸占多数,就在班上给予大力表扬,如果哭脸多,我就跟他一起找原因,激励他改正。张胜学习态度慢慢发生了改变,越来越积极主动,成绩也逐步提高,我看在眼里,喜在心里,并打算将这一方法在全班推广。

3、给学习慢热型“添把火”

这里所说的学习慢热型是指学习接受能力不强,比一般人需要更长的时间理解消化知识。小凯就属于这一类型。同学们都可以熟练运用四则运算的定律做题了,他却还无法将其背下来。连玩游戏都总是比同学要慢一个节拍,下课后同学们都不找他玩,嫌他笨。他自己都认为自己的落后是由天生愚笨造成的,逐渐丧失了自信心,产生了极强的自卑心理,且认定自己无论怎么努力,还是比其他一般同学要差。我通过一段时间仔细的观察,发现他并非智商低,而是属于“慢热”,这种类型的孩子虽然学东西慢,但学会了就记得很牢,掌握得比较扎实。例如,小凯花了别人几乎两倍的时间将四则运算背下来后,运用起来基本上没再出过错,而那些记得较快的同学却出现了记忆混淆或容易遗忘的现象。发现这一点后,我安下了心,开始琢磨该如何给他“加把火”,跟上正常的学习步伐。通过反复思考和借鉴他人经验,我最终决定采用“双管齐下”的措施。一方面,使用“任务驱动”法,即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他的实际情况,把教学的总目标进行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目标,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“任务”,通过这些小的“任务”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,让他在完成“任务”中掌握知识、技能与方法,并寻找到成就感,逐步树立信心。另一方面,寻求家校配合,建议他爸妈坚持每天花点时间陪小凯一起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点,了解他掌握的程度,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,并适当地增加课外练习,及时予以巩固。事实证明,这种学习方式比较适合他,他的学习节奏明显紧凑了,基本上能跟上学习进度,达到甚至超过了我的期望。 

每一个潜能生的转化,对老师来说都是一场挑战,需要经历不少周折,付出了许多心血;每一个潜能生的转化,也是一场持久战,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并不代表已经完全转化过来。“扶上马”,还需再“送一程”。对已有所转变的学生,仍需在精神上给予鼓励,在学习上给予帮助,在生活上给予关心。总之,只要肯于付出,潜能生终能转化为优秀生。

 

  

 

上一篇: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导学案 下一篇:玩转课堂让数学课“活”起来